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官方,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,同城附近200元学生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明创建 > 文明村镇

贺洞村:干群齐心擦亮山村人居环境底色

发布时间:2025-03-13  来源:黄石日报

  贺洞村位于阳新县木港镇以北,网湖湿地上游,距316国道2公里,辖8个村民小组,有530户、2485人。

  近年来,该村以“清洁家园”行动为突破口,以梁上组、贺狮桥组为示范样板,创新实施“1234”工作法,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一幅生态、和谐、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。

  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整治合力

  贺洞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作用,将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凝聚在一起,积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,构建起上下联动、党群齐心的工作局面。

  同时,该村把“清洁家园”行动融入党支部的“三会一课”和主题党日活动中,形成了支部带头实干、党员以身作则、群众紧跟其后的工作模式,有效增强了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、自我监督的主体意识,实现了村庄公共区域和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全覆盖。

  截至目前,该村召开湾组会30余次,累计发动党员干部、志愿者及群众400余人次参与“清洁家园”行动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用好两支队伍 夯实治理根基

  组建党员先锋队,发挥模范带头作用。该村动员村干部、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等30余人,成立党员先锋志愿队,利用周末、主题党日等,开展人居环境整治。

  用好专职环卫队伍,通过滚动式作业保持环境整洁。重点清理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、枯枝败叶、畜禽粪污及“牛皮癣”广告,推动环境治理从突击式、粗放式向常态化、精细化转变,确保村内环境始终干净整洁。

  截至目前,梁上组、贺狮桥组已清理垃圾56吨,整治河道2800米,美化墙面32处,对72间存在安全隐患、影响村容村貌的土坯房旱厕进行集中拆除。同时结合村庄规划,新建了10个水冲式公厕,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。

  落实三项举措 提升整治成效

  设立曝光台,精准查找“短板”。村干部深入湾组,排查私搭乱建、垃圾堆放等各类环境问题,并采集照片和视频资料。针对各组存在的“脏乱差”现象进行实地跟踪拍摄,随后召集村民小组长、保洁员、群众代表召开部署会,以“曝光台”的形式对各村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判,列出详细的问题清单,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,抓好整改落实工作。

  晒出红黑榜,揭示环境“病灶”。对村民家前屋后的环境状况进行常态化管控,组织党员干部、村民小组长、群众代表每季度评选出各湾组的“红黑榜”并予以公示。将环境整治任务完成迅速、表现突出的家庭列入“红榜”进行表扬奖励,通过积分制的方式,这些家庭在年底可兑换米、油、洗洁精等礼品;将存在乱搭乱建、杂物堆放等问题的家庭列入“黑榜”进行曝光,并要求其限期整改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评比20次,评选出“最美庭院”8户,带动400余户主动清理门前屋后垃圾。

  织密监控网,消除环境顽疾。实行分路段管理,定人员、定责任、定地段、定时段,一段接一段、一环扣一环,确保不留下一处空缺、不放过一个死角,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细节化、高效化。

  凝聚四股力量 共建美丽家园

  发挥党员作用,科学设岗定责。村“两委”对在家的无职党员进行摸底调研,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责,党员带头宣传、参与整治、完成任务,营造“党员带头干,群众跟着干”的浓厚氛围。

  团结妇女力量,助力乡村建设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独特优势和妇女“半边天”作用,开展“文明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等评比活动,引导妇女从日常卫生和家庭环境改善做起,贡献巾帼力量。

  用活公益岗位,做到统筹兼顾。用日常监督与重点时段集中行动相结合的模式,健全公益岗位人员考核制度,合理调配人员,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推进。

  积聚乡村能人,共谋乡村发展。以乡情、亲情为纽带,加强与乡村能人的联系,鼓励其为环境整治出谋划策、出资出力。

  同时,建立激励机制,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乡村能人给予褒奖,营造“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”的氛围,引导大家同心同德打造“美丽贺洞”。(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陈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