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1日,阳新县枫林镇坡山村,天气回暖,春日的油菜花星星点点地绽放。85岁的刘时粘老人走在山野中,一头白发在晨光中异常“耀眼”。
今年新春刚过,这位“全国最美家庭”的当家人,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72岁的“银龄先锋队”活跃在21个湾子、人口3530人的坡山村。
以刘时粘为首的“五老”队伍,成员皆为老党员与退役军人,他们积极开展矛盾调解、政策宣传、志愿服务,在山坳里书写着新时代的红色传奇。
闲不住的退休老头
刘时粘是土生土长的枫林镇坡山村人。幼时家境贫苦,高中毕业后,他当过民办老师、开办过企业,后来进入机关单位,2000年从原阳新县卫生局退休。
刘时粘和妻子柯爱秋育有两儿两女,在夫妇二人的悉心培养下,子女都很优秀。刘时粘一家先后获得“黄石最美家庭”“荆楚最美家庭”“全国最美家庭”等荣誉。
退休后,作为老党员,刘时粘仍热衷于公益事业,经常为邻里赠送保健书籍和器具,并积极为枫林镇教育基金会筹措资金,帮助众多贫困学子实现“大学梦”。
2018年,刘时粘和老伴选择回到枫林老家养老。
儿女各自独立,趁着身体还算硬朗,刘时粘一刻也不闲着。闲时编书、写字、种花种草,受镇里和村里邀请,跟乡亲们分享子女教育经验,传承读书育人好家风。
“好的家风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远比经济上的财富珍贵。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先不说,品行首先要端正?!闭馐橇跏闭掣缜酌墙涣魇背39以谧毂叩囊痪浠?。
不褪色的初心使命
今年开春后,坡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平与刘时粘商讨村里的发展计划。谈及基层治理,刘国平诚挚邀请刘时粘助力村“两委”,参与村里的矛盾调解与志愿服务。
“论辈分,在阳新话里我得喊他‘公’(阳新话中‘公’即爷爷)。他热心肠,身体也还硬朗,我想着借助他的威望,让他参与到村里的事务中?!绷豕教宦缎纳?/p>
此前,村里已做通老人家人的工作。3月6日,“刘时粘工作室”在村委会二楼挂牌成立。这个近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,明确了工作室架构,下设矛盾调解、志愿服务、政策宣讲、应急突击四个分队,其中前三个分队的队长均由刘时粘担任。
“除了刘老,工作室成员还有退休老支书刘高河、刘高本,退役军人刘高海,老党员刘瑞光,他们都姓刘,简称‘五刘’,村里人也打趣称他们‘五老’?!绷豕叫ψ潘怠?/p>
这5人年龄总和达360岁,平均年龄72岁,且都是党员。他们中,有的在村里奉献了一辈子,有的为人公道正派,有的满怀热忱、刚正不阿,在坡山村都颇有名望。
“枫林镇党委政府就在坡山村范围内,村里人口众多,外来人口也不少,加上机关单位、企业、高铁站,方方面面要处理的问题繁杂。我们虽然退休了,但都是乡里乡亲,只要能为村里出份力,肯定都会全力以赴。”退休老支书刘高河说,这是老党员应有的觉悟。
新时代的坡山答卷
“刘时粘工作室”里一张张照片,清晰记载着银龄先锋队的活动身影。事实上,早在工作室挂牌成立之前,他们便已活跃在村头巷尾。
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刘耀晖、对两户村民之间宅基地纠纷进行调解……每到一户,银龄先锋队队员都与慰问对象促膝长谈,亲切说道:“要是有啥困难,一定要及时跟我们讲。但凡能解决的,我们想尽办法马上办;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的,也肯定会持续跟进,给您一个明确答复?!?/p>
“都是乡里乡亲,大家各让一步。等这事儿圆满解决了,都到我家去,咱一起喝酒、吃腊肉!”银龄先锋队的话语朴实中听又在理,常引得矛盾双方当事人哈哈大笑,许多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。
银龄先锋队还自发成立“红色充电站”,在湾组的群众议事厅解读政策。他们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农村的利好政策,逐字逐句剖析,生动描绘着“乡村振兴愿景”,让村民们听得明明白白。
银龄先锋队用脚步丈量坡山,老党员讲政策、老模范树新风、老军人话传统。他们用行动证明:党员的初心不会因岁月流逝而褪色,红色基因在传承中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。而基层治理的密码,恰恰就藏在这千家万户的烟火日常里,镌刻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每一个瞬间。(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梁传奇 胡玲艳)